【菠菜网最稳定正规平台】近百年风雨历程中,靠谱的菠菜网为国家培养了无数的各类优秀人才。他们堪称我校之精英,永新之骄子,国家之栋梁,后学之楷模。
记其名、叙其事,是为了宣扬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,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精神,彰显他们为民族的独立解放,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所作出的杰出贡献;更是为后学树立楷模,让莘莘学子从中汲取精神动力,发愤读书,努力成才;也是为浓厚校园文化氛围,激发师生的自豪感,增强学校的凝聚力。
无数知名校友的奋发向上精神、为人准则、治学态度和成长历史,是靠谱的菠菜网最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!
龙庆忠
龙庆忠(1903—1996),原名昺吟,字非了、又名文行。生于1903年7月4日。才丰乡袍陂老居村人。他家八代务农,父母决心让他读书,期望有朝一日,扬眉吐气。
他五岁读私塾,成绩优异,常受先生赞扬。8岁时,辛亥革命成功,他决意上“洋学堂”,便考入秀水高等小学。尚未毕业,借龙庆忠的文凭,考入原禾川中学(现任弼时中学),从此改名为庆忠。他读中学时,自知家贫,一心发愤苦读,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第一,获得免费就学之奖励。
1925年,在留学日本的张清鉴教授的帮助下,他东渡日本,考入东京大学,攻读建筑学。留学日本近八年,身居异邦,心系祖国,十分关注中国形势的变化。他加入了马列主义小组,积极参加救国活动。1931年,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心愿,回到祖国。
回国后,他先后在铁路工务局、广东省建设厅、省政府技术室等单位,从事土木建筑、水利工程的设计、审核、施工和管理等工作。
同时,做古建筑和居民住宅的修理、防灾等政策性问题的调查研究。1941年,先后转入重庆大学、中央大学、同济大学执教,讲授建筑结构、建筑材料、建筑设计、建筑物理等课程,并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。1946年赴广州,任中山大学教授、建筑系主任、工学院院长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他当选为广州市第一、二、三届人大代表,广东省第二、三届人大代表,任华南工学院教授,继续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教学和研究,并进行防风、防震、防洪、防火的调查研究。他还兼任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,从事古建筑的保护和保修工作。
文革后,党落实知识分子政策,龙庆忠得到政治上的大解放,1983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从此,八十岁的龙老青春焕发,精神大振,干劲倍增,积极参加教学改革,全心倾注于科学研究,任博士生导师,还兼任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委员会副主任、顾问,中国科学院科技史学会名誉理事等职。他一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人才,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龙庆忠实践经验丰富,建筑学理论雄厚,撰写论文数百篇,在古建筑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,享有“北梁南龙”(“北梁”指北京梁思成先生)之美誉。他编写的专著有:《靠谱的菠菜网》、《菠菜网最稳定正规平台》、《靠谱的菠菜网》、《菠菜网最稳定正规平台》、《靠谱的菠菜网》、《靠谱的菠菜网》等。
龙庆忠于1996年3月17日逝世,享年93岁。
贺敏学
贺敏学,1904年8月出生在永新禾川镇。祖居永新南乡黄竹岭村,世代务农,祖父辈才迁至县城,开一爿小店铺谋生。
贺敏学兄妹四人,哥哥贺敏仁,大妹贺子珍,二妹贺怡均投身革命。
贺敏学从小聪明伶俐,16岁考取禾川中学(现任弼时中学)读书,与宁冈县袁文才同一个班级,两人关系密切,亲如兄弟。1926年5月,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,1927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。同年11月,受毛泽东委派在袁文才、王佐所部工作,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二团(后改编为红四军三十二团)党委书记,协助党代表何长工对袁文才、王佐及其所部做好政治思想工作。1928年6月下旬,在龙源口战斗中,贺敏学和袁文才、王佐率领的红军三十二团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首先打掉了敌前线指挥所,击伤敌师长杨池生,旋即把敌军一个团包围在龙源口桥一带的田野里,将敌军全部歼灭。
1930年初,贺敏学离开永新到达赣南,任红二十军174团参谋长。从此转战在赣西南和中央苏区广大地区,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“围剿”作战。
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,贺敏学奉命留在赣南坚持了长达三年的游击战争。后奉命入皖,曾先后担任新四军军部科长,联合抗日司令部参谋长,苏浙军区参谋长,苏浙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等职,驰聘抗日战场。
1946年6月以后,投身于解放战争。在渡江作战中,他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27军先进入阵地,严密组织和实施战前准备。1949年4月20日,在安徽无为县的泥汊和荻港地段迅速突破长江天堑,成为全军最早打过长江的部队。毛泽东同志曾当面称赞贺敏学有三个第一:武装暴动第一,上井冈山第一,渡长江第一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贺敏学被任命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建筑工程部副部长,华东建筑工程局局长,承担建设上海的光荣任务。1955年他调任中共西安市委常委,西北建筑工程总局局长、党委书记等职,在那里指挥完成了四个国家重点军工建设项目的施工和安装任务。1957年转到福州,不久担任福建省副省长,分管工交和基建口,具体组织领导了福州、厦门、三明等地的建设,为福建省的新兴工业城市建设殚精竭虑。
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他担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,第五届、六届全国政协常委,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。1988年4月26日,因病医治无效而逝,终年84岁。
(左招祥/文,颜煜开/节录)